编者按:2020年12月中旬,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中北大学创建“双一流”大学的若干意见》(厅字[2020]70号)。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学校特建立信息机制,向上级部门定期总结报告工作进展,以便于上级指导工作,同时督促激励全校各单位和广大师生真抓实干,创先争优,推动文件精神落地见效。
本期导读:
◆ 科技部正式批准中北大学“省部共建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
◆ “神舟”十二号凯旋 中北再立新功
科技部正式批准中北大学“省部共建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
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推荐,部省专题协商和专家论证,日前,科技部正式发文批准我校“省部共建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标志着我校在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
“省部共建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由科技部批准成为我省第一个省部共建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实验室自建成以来,立足于研究开发极端环境下动态过程参量原位测试的方法、技术和仪器,解决动态测试中的基础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难题,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地方经济主战场。至今承担国家973、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委仪器专项和重点项目、军委基础加强等高水平项目300余项。牵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近5年,科研经费超过10亿元,发表SCI论文400余篇、著作10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20项。为我国载人航天、深空探测、海底观测等国家重大工程和海、陆、空、天4个军兵种提供了上万套产品,成果转化超10亿元。
实验室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年龄和专业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学术团队。其中拥有院士1名、杰青4名、长江1人、卓青1人、优青2人、青拔2人、百千万人才4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等。拥有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群体、科技部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团队创新能力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跃,为我国动态测试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今后,实验室将按照“创新机制、突出特色,坚持标准、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原则,在省部共同管理、指导和支持下,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实验室将坚持高标准建设目标,进一步凝练发展方向,加强人才队伍和实验条件建设,加强开放合作,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努力成为区域内组织和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研人才、促进国内外合作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神舟”十二号凯旋 中北再立新功
据央视新闻消息,9月17日13点30分许,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万众瞩目下顺利着陆!平安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14时10分许,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出舱,平安凯旋。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神舟十二号从发射成功,到两次出舱,再到圆满完成空间站各项任务,成功返回地球,这一系列伟大创举的背后,除了航天员、航天各系统科学家和工作人员之外,我国的多所高校也深度参与其中。航天员、空间站、核心舱、载人飞船、运载火箭、测控通信、空间实验室等各项任务环环相扣,在各项任务中,都有高校承担关键性技术难题和科研任务,为“神舟”保驾护航。
其中,我校仪器与电子学院研制的“地面测试台”和“黑匣子”助力长征2F运载火箭成功升天,为航天强国建设增添新动能。
在地面测试阶段,我校仪器与电子学院研发的高动态数据记录器及测试系统,完成了极端飞行环境下各类环境参数、图像参数的采集和记录,完整准确地获取了从发射到落地的工况数据,圆满完成了测试任务。 学院研制的交直流变换器测试台、模拟指令变换器测试台、图像综合控制器测试台、直流变换器测试台、指令变换器测试台、指令盒等地面设备,为箭上单机的考核与研制提高了效率,缩短了飞行试验的研制周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
同时,长征2F运载火箭搭载的黑匣子,全部由我校仪器与电子学院研制,主要承担了火箭飞行过程中关键部位力学参数的采集和多路图像数据的存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