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简报 >> 正文

中北大学“双一流”大学创建工作简报(2025年第3期)

发布日期:2025-04-02    点击:



本期导读:

◆ 喜报!我校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 我校成功获批6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程案例项目

◆ 我校李晓峰教授团队在材料科学类顶刊IJP发表学术论文

◆ 我校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山西省赛勇创佳绩

 

 

 

喜报!我校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近日,共青团中央印发《共青团中央关于表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的决定》,我校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是我省唯一获此荣誉的学校。这项荣誉是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基层团组织的最高荣誉,也是我校时隔15年再次获得此项殊荣。

长期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共青团工作,将团的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全力支持团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得以有效发挥。校团委在校党委和团省委的坚强领导和悉心关怀下,在全校各部门、各学院的支持帮助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开展贴合青年的主题团日、红色教育、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艺术、就业帮扶等活动,成绩硕果累累。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获得特等奖并捧得“优胜杯”;入围全国“挑战杯”竞赛联合发起高校;入选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全国指标分配范围;入选全国首批开放原子开源社团;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一项获;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获全国优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优秀组织奖;获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组织筹办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未来,校团委将以此次荣誉为起点,踔厉奋发、锐意进取,持续强化共青团工作的政治属性,主动融入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体系及“大思政”育人格局中,团结带领广大团员和青年,勇担时代重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学校“双一流”建设的生动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

 

 

我校成功获批6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程案例项目

 

近日,我校成功获批6项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工程案例项目,这是我校首次获得的国家级研究生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类项目,标志着我校研究生培养教育教学改革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工程案例项目主要是指围绕关键科技领域和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工程硕博士人才培养,聚焦重大工程应用、重大装备制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发明创造等工程实践开发的工程人才培养案例,或者围绕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系统、局部设备的结构与运行、工业实验室与教学实验室活动、当前关键技术领域与国际技术竞争前沿等开发的配套工程教育案例。

我校高度重视此类项目的申报,研究生院专门召开了会议,副校长杨风暴在会议上对相关课题的申报与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产教融合,持续加大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的案例教学实施力度,扎实推进研究生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高质量改革。

 

 

我校李晓峰教授团队在材料科学类顶刊IJP发表学术论文

 

近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晓峰教授团队以中北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联合中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在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简称IJP》发表科技论文“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high-strength submicron precipitate on the fracture performance of additively-manufactured aluminum alloy”。IJP是材料科学与塑性力学领域的国际权威顶级期刊,期刊聚焦于固体材料塑性变形、损伤与断裂行为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第一作者为我校材料学院青年教师曹利博士,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于2024年以人才计划引进到材料学院。李晓峰教授为本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长期从事特种铝合金、高熵合金和硬质合金等材料的粉体制备与增材制造成形技术及机理研究,近年来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及荣誉称号。

论文通过采用先进的原位/非原位电镜表征技术、结合仿真模拟和理论计算,探索了铝合金从激光增材制造成形、后处理至拉伸断裂失效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揭示了高强度亚微米尺度析出相对位错运动和裂纹演化的影响机制,建立了铝合金“制造过程-组织特征-断裂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理论框架,为激光增材制造铝合金的微观组织调控和强韧性能匹配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直接性证据。

 

 

我校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山西省赛勇创佳绩

 

日,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山西省赛闭幕式在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举行。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马骏出席活动,副校长尹建平参加活动。我校在大赛中成绩突出,3名学生参赛皆获金奖,成为山西高校唯一各赛道金奖全覆盖的院校,6名指导老师获优秀指导老师。

本届省赛自2024年10月正式启动,历时半年,共有全省85所高校20余万名学生报名参赛,最终158人进入省赛。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我校仪器与电子学院马俊杰获就业赛道高教研究生组金奖,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解焱文获就业赛道高教本科生组金奖,机械工程学院都书洋获成长赛道高教组金奖;李红霞、郝晓剑、加俊、刘智、李秀玲、李宗霖获优秀指导教师。

我校选手马俊杰作为获奖学生代表参加闭幕式展演环节。她以饱满的职业热情和勇敢逐梦的精神风貌,激情阐述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奋斗历程和发展潜力,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的坚定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

招生与就业工作部与各学院高度重视大赛的组织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大赛引领作用,广泛动员学生参与。我校共有近万名同学报名参赛或参加相关活动,报名选手覆盖学校本硕各年级、本硕博各学历层次。二是校院联动,做好赛事组织。大赛采用三级赛事,院赛、校赛初赛和校赛决赛。各学院采取班级赛、线上材料评审赛、现场赛等形式组织院赛。大赛前期先后选派2批31名指导老师参加线上线下相关培训,提高指导水平。三是围绕主体赛事,先后举办各类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学校先后组织职业发展大讲堂、“校友话就业”、分赛道提升工作坊、特训营、简历义工等各类就业指导和校园招聘等同期活动26场,邀请近20家企业参与其中,覆盖参与活动学生近万人。


版权所有:中北大学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学院路3号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05000467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002001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