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简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简报 >> 正文

中北大学“双一流”大学创建工作简报(2022年第10期)

发布日期:2022-10-18    点击:

编者按:2020年12月中旬,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中北大学创建“双一流”大学的若干意见》(厅字[2020]70号)。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学校特建立信息机制,向上级部门定期总结报告工作进展,以便于上级指导工作,同时督促激励全校各单位和广大师生真抓实干,创先争优,推动文件精神落地见效。







本期导读:

    我校参与共建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揭牌 韦韬讲话 张复明出席 张新伟主持

    全省高校唯一!我校在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全国一等奖

    我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研习会实践项目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

    我校航空宇航学院赵熹教授团队连续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我校与航天三院共同承担研制的山西省重大项目高速飞车系统“首航”试验圆满成功

    我校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获团中央多项表彰

    我校获批资源与环境、机械2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

 

 

 

 

 

  

 

我校参与共建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揭牌 韦韬讲话 张复明出席 张新伟主持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太原能源材料学院揭牌活动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韦韬讲话。副省长张复明出席。省政府副秘书长胡勇,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编办主任张晓峰,省科技厅厅长卫英慧出席。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伟主持。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所长房倚天、我校党委书记沈兴全发言。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党委书记李晶平,我校副校长刘俊,市领导裴耀军、薛维柱、梁宏宇参加。副市长陈博介绍学院建设情况。

活动现场气氛喜庆热烈。上午11时,揭牌活动举行,韦韬、张复明、胡勇、张晓峰、张新伟、卫英慧、房倚天、沈兴全共同为学院揭牌。韦韬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学院的成立表示诚挚祝贺,向推动学院筹建的中国科学院、省直部门、建设单位以及社会各界,向合作共建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山西煤化所、中北大学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建设国科大太原能源材料学院,是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新战略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举措,是打造创新、产业、人才、开放高地,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地方创新发展深度融合的实际行动。国科大太原能源材料学院肩负重要政治使命,承载省城发展希望,集聚强大创新实力,对于太原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希望学院把握办学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办学宗旨,完善教研体系,努力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打造一流学院,主动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创新,着力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优质科教融合学院。服务地方发展,精准对接太原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加强与本地企业深度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在并高效转移、高质量转化,为太原同步推进“两个转型”注入强大动力。

房倚天表示,建设国科大太原能源材料学院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应时之举。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将聚焦“双碳”目标下的煤炭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围绕煤炭高效低碳利用和新材料制备与应用等领域,不断突破自我,勇攀科研高峰,将学院打造成为能源材料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人才高地,为推动太原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实现山西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沈兴全表示,国科大太原能源材料学院挂牌是全新的开端,更代表辉煌的未来。中北大学将与共建方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集中优势资源,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把学院打造成为高端人才汇聚高地、高端产业融合高地、卓越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依托基地、发展战略研究基地与区域创新发展引领阵地,为太原和全省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新落成的国科大太原能源材料学院紧邻我校,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建筑新颖独特,校园绿意盎然。活动结束后,韦韬、张复明等领导一行登上共享长廊高台,俯瞰学院全貌,乘车巡览校园环境,步入会议中心、体育中心、科研楼等地,实地察看学院空间布局、设施配套等情况,叮嘱相关单位要按照目标时序,加紧做好搬迁入驻、招生教学、管理运营等工作,希望学院越办越好,早日发挥作用、作出贡献。

国科大太原能源材料学院由太原市、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和我校合作共建,占地270亩,总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初步设立能源、材料、资源与环境、碳中和未来技术四个教学系,以及煤炭高效低碳利用、炭基新材料、氢能与燃料电池、污染物资源化利用四个实验室,力争到2025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到1000人,授课教师达到500人。

市直有关部门、尖草坪区主要负责同志,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职工代表,我校师生代表,山西八建集团建筑工人代表参加。

 

全省高校唯一!我校在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全国一等奖

 

近日,“兆易创新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总决赛在线上举行。来自全国149个参赛单位579支队伍的1700余名学生带着最新电子科研成果和智能硬件创新产品参与最终角逐,竞赛规模创历史新高。我校6支队伍进入总决赛。经过紧张激烈的比拼,在一等奖获得比例仅1.7%,优秀论文获得比例不到0.36%的情况下,我校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优秀论文奖1篇的“双突破”,为全省唯一获得一等奖和优秀论文奖的高校。同时,我校还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全国奖的项目数量取得历史新突破,达到6项。

竞赛于今年3月正式开赛,共有5824支队伍报名参赛。竞赛以“智汇青春,有梦当燃”为主题,分为技术竞赛和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两大部分。技术竞赛分为“电路与嵌入式系统类”“机电控制与智能制造类”“通信与网络技术类”“信息感知系统与应用类”“信号和信息处理技术与系统类”“人工智能类”“技术探索与交叉学科类”“华为6G先进无线技术探索”等八大参赛方向,兆易创新、华为、飞腾、景嘉微、龙芯、广和通、德州仪器、安谋科技、新思科技等企业设置企业命题,迈斯沃克、赛灵思等企业设置企业专项奖。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面向全国在读研究生的一项团体性电子设计创新创意实践活动,竞赛以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标,致力于打造政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是系列大赛中参赛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参赛范围最广的高水平、标志性竞赛。

近年来,在学校研工部的大力支持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一直倡导和坚持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激励创新、鼓励创业、提高素质、强化实践”的宗旨,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鼓励研究生以赛促学提技能,不断增强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我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研习会实践项目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

 

近日,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开展的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评选落下帷幕,中北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研习会申报的“乡村振兴扶智助学,青春支教与爱‘童’行”实践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杨晓东和周宇宏老师带队)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全国高校共有58个项目获此殊荣。 这也是继“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全国最具影响力理论研究社团五十强”“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强国有我 ‘核’你一起”大学生志愿宣讲团后,我校研习会获得的又一份突破性的国家级荣誉。

据悉,本次活动面向全国所有高校,共有2500支重点团队就近就便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广泛进行典型事迹做法宣传。

近年来,我校研习会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培养好少年儿童是一项战略任务,事关长远,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各界都要重视培育未来、创造未来的工作”的号召,助力农村留守儿童假期的健康成长,自2020年携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志部、党支部与吕梁市留守儿童救助协会建立合作关系,三年来组织开展线上“成长向导”一对一陪伴计划,暑假期间走进山西省吕梁市临县榆林小学、木瓜坪乡李家坡底村小学、安业乡前青塘村九年制学校、白文镇第二小学校,开展“乡村振兴扶智助学,青春支教与爱‘童’行”品牌实践项目,累计为1000余名留守儿童带去知识与温暖。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研习会结合留守儿童的特点和会员自身专业与特长,积极探索设立了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课业辅导与能力提升教育、特色阳光体育运动、趣味科学启蒙实验、生命与感恩教育、用爱发声推普教育、少儿编程启蒙教育等7个模块的关爱留守儿童主题实践活动。为提升活动影响力,研习会在微信公众号“中北新思想研习会”累计发文32篇,在中国青年网、中国共青团、中国青年志愿者、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山西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刊发报道11篇。

研习会将以此次获奖为激励,立足协会宗旨,结合特色、发挥优势、丰富内容、务实推动,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断挖掘中北大学“乡村振兴扶智助学,青春支教与爱‘童’行”品牌实践项目鲜活经验和创新做法,实现学习出精髓、活动出精品、人员出精英的目标。

 

我校航空宇航学院赵熹教授团队连续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在我校A类学科建设项目资助下,我校航空宇航学院赵熹教授团队连续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其中题为“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of texture evolution in an Mg-2Zn-1Ca alloy during cold rolling and annealing”发表在塑性力学国际顶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系我校首次在该期刊发表,2022年影响因子8.5;题为“Strengthening Effect of Prefabrication (10-12) Tensile Twinning on AZ80+0.4%Ce Magnesium Alloy and Inhibition Mechanism of Disontinuous Precipitation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发表在国内(国际)顶刊“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2022年影响因子11.813,位列全球冶金与冶金工程类期刊榜首。

镁合金是航空航天领域装备轻量化的最佳用材,而新型材料的工程应用面临较多难题。在张治民教授的指导下,赵熹等人立足学科前沿,围绕镁合金塑性成形过程织构演化、调控机理及新型强韧化机制等科学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国内顶级期刊,标志着我校航空宇航学科建设初见成效。

  

我校与航天三院共同承担研制的山西省重大项目高速飞车系统“首航”试验圆满成功

 

10月15日,我校与航天三院共同承担研制的山西省重大项目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全尺寸试验线(一期)项目(“高速飞车”项目)在大同市阳高县完成了系统性试验,“首航”成功。该条试验线为我国首条高速飞车全尺寸试验线,为我省和航天科工集团合作共建。试验线利用超导磁悬浮技术、低真空管道技术和超导同步直线电机技术最终实现最大速度1000km/h“近地飞行”,是国内首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悬浮试验线,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试验项目。试验线一期全长2km,实现时速不低于130km/h悬浮推进演示验证。本次试验实现了国际上首次对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全尺寸、全流程的集成试验,后续将继续开展系列试验。

  

我校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获团中央多项表彰

 

为深入总结交流经验、选树典型宣传、推动示范引领、激励广泛参与、发挥育人实效。近日,共青团中央对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集体和个人进行了通报表扬,我校团委荣获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校团委顾宁、史艳丽老师指导的2022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大学生骨干红色研学实践团荣获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杨晓东和周宇宏老师指导的“乡村振兴扶智助学,青春支教与爱‘童’行”品牌实践项目荣获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

历年来,我校高度重视“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从平台搭建、资金保障、团队管理、专业指导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2022年暑假期间,校团委组织全校各级团学组织、广大团员青年以“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共组建110余支团队,奔赴全国24个省份开展主题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实践成果被多家媒体报道,进一步深化了实践育人成效,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同时增强了广大学生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不断创新的青年骨气。

 

我校获批资源与环境、机械2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我校成功获批机械、资源与环境2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实现了学校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的历史性“零突破”!我院牵头负责了“机械”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的申报工作。

专业博士学位是我国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和项目对高层次专业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旨在培养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组织实施高水平工程技术项目等能力的专业型领军人才。本次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的获批,填补了我校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的空白,完善了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这是学校长期以来坚持服务国防、服务地方“两翼齐飞”发展战略,矢志国家特需人才培养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我校学科建设的重大成就和办学育人水平的重要体现。同时,对于我校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和优势,立足学校安全工程、环境工程、兵器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等领域,聚焦国防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难题,以实践创新为导向,培养能够服务于国家重大工程和项目的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将以此次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获批为契机,继续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使命,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全面按照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学位授权点建设,不断提高培养质量,努力造就国家急需的高层次工程技术领军人才,为创建“双一流”高校,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中北贡献!

 


版权所有:中北大学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学院路3号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05000467号  晋公网安备 14010002001550号